電/子/報 News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通訊》第三十三期 2023.01


 

臺灣酒駕防制

社會關懷協會通訊

第三十三期

2023.01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自2013年12月07日成立至今邁入第10年。

本會結合社會力量,以NGO永續經營模式成立,致力於酒駕防制宣導、敦促酒駕修法、監督中央到縣市酒駕防制政策施行成效、酒駕型態之調查分析與研究、協助酒駕受害者與家屬之法律關懷事項等,積極降低酒駕危害,為國人交通安全與安定社會盡一份心力。

Alternate text

本會消息

     『酒駕很危險  全民拒酒駕』
          司法、醫療界 酒駕防制
        年度倡議記者會 
圓滿成功

 
         本會與法務部共同主辦『酒駕很危險  全民拒酒駕~司法、醫療界 酒駕防制年度倡議記者會』順利圓滿成功!期許透過政策面導入與執行,齊力推動酒駕防制司法與醫療合作處遇模式,有效降低酒駕狀況。   
 
         本會由理事長領軍,邀請北部及南部辦理「問題性飲酒與酒癮者成癮醫療」之醫院(松德、馬偕、嘉療) 與台灣精神醫學會、台灣酒害防治協會共同響應。本會特地邀請酒駕受害家屬-媒體人黃暐瀚先生出席記者會,這是暐瀚於母親不幸事件之後,首次為了酒駕防制公益宣導。

        法務部對於酒駕防制傾全『部』之力,由蔡部長率領2位政次、1位常次、最高檢察署主任檢察官、檢察司司長、執行署署長等出席,提出防酒駕5大面向,展現防堵酒駕之決心。

   
 
                     



                                                                                                                                   
 

 

          專家開講              

全國第一「酒駕市長」 張善政請向國人道歉、自請處分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新聞稿

                              

         針對桃園市市長張善政9日飲酒後駕車,不僅不認錯還狡辯,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在此嚴厲譴責,強烈要求桃園市市長張善政,即刻向桃園市民與國人道歉並自請處分,否則,張善政市長就是被國人最厭惡並認證的全國第一位「酒駕市長」。

        張善政市長針對各界酒駕質疑,未感到羞愧並道歉,卻還狡辯:「各位算一下,抿2小口的紅酒,過了大概5個鐘頭,會是酒駕嗎?這個用常理判斷,其實答案非常清楚」。 張善政市長的說法怎麼聽起來很耳熟?這說詞跟許多被警方臨檢取締或是酒駕肇事的違規者之回答如出一轍:「我只有喝一點點~~」、「我沒醉~~」、「我已經休息了五小時~~~」。

         喝酒過了五個鐘頭,酒精就會代謝?酒精代謝至少需要10~12小時,而且因年齡、體質等,代謝速率有所不同,交通部與警政署每一年都宣導,張善政市長還曾擔任行政院院長,酒駕零容忍口號喊了多少次,張市長應該與酒駕違規者,一起到監理站上兩天的酒駕道安講習課。尤其,到底抿了幾口酒,那更不是重點,喝酒就不應該駕車,這是小學生都深知的道理。一手高舉酒駕零容忍,一手緊握紅酒杯,如今,做了國人最深惡痛絕的事~~~酒駕。身為政治人物,如果在選前酒駕或是被發現酒駕前科,只有下台一條路,如今張善政剛當上桃園市長,還高調承認酒後駕車,毫無悔意,態度傲慢,桃園市民無法接受,國人更不能原諒。此刻,只是沒被警方臨檢,幸運沒肇事,如果不幸撞傷路人,絕對悔不當初,一輩子遺憾。

         根據交通部統計資料顯示,桃園市酒駕事故造成(A30) 死傷人數,一直高居全國縣市前三名,此刻,市長張善政帶頭酒駕,引發國人憤怒,桃園市民更感到悲哀,桃園市民用路安全誰來保障?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在此嚴厲譴責張善政市長,請即刻向桃園市民與國人道歉,並自請處分,並針對桃園市酒駕全面宣戰,提出酒駕防制具體政策,不然,就是被全國認證「第一位酒駕市長」。                              

酒杯裡的謀殺

Alternate text

科學與政府加入戰局

        關於新科技如何引進及採用,科技史家就其錯綜複雜過程的撰述已經是汗牛充棟。吐氣酒測儀也不例外。沒錯, 這東西提供看似可靠的血中酒精濃度數據,但這些數據會自動被酒駕執法相關的人們接受嗎?而如果被接受的話,會進而有所改變嗎?伯肯施坦是1954年10月在芝加哥的全國安全協會首度公開展示吐氣酒測儀,並在那兒得到正面的評價:這是一部容易使用且提供一致性結果的裝置。

         然而,更有趣的是,專家們以不那麼正式的方式「鑽研」吐氣酒測儀。首先,可以帶著這部機器參加各項科學研討會所舉辦的雞尾酒會,並進行某種個人的「實驗」。例如,1956年在路易斯維爾舉辦的一場酒駕研討會上,出席人士看著一位同事醉到血中酒精濃度約達0.08%。有一位同僚事後回憶,在濃度只有0.04%的時候,此人已經「明顯無法妥適操控汽車」。儘管如此,那些出席研討會的人同意,這樣的人要是真的去開車,要定他的罪「非常困難」。

          有一名銷售員自願參與1959年在福坦莫大學舉辦的一場展示,血中酒精濃度0.14%,這在當時的紐約是合法的, 他要耗費兩倍時間才能做出駕駛相關的決定【註30】。這類發現很難引起像海瑟這種人一絲的驚訝,二十年來, 海瑟一直喋喋不休地告誡著酒過兩巡就會有危險,如今證據更加明確。但把這種資訊轉譯成政策和法令,卻依然難以捉摸。

         其實,伯肯施坦本人是個品酒行家,也很喜歡喝酒。 他和妻子瑪喬蕊辦派對並端出照他母親家傳食譜烹調的德國佳餚時,往往會特製一種含酒精的賓治酒。這件事值得細細品味,因為這提醒我們,伯肯施坦從未視吐氣酒測儀為禁止飲酒的儀器,而是能夠協助人們監控自己酒精攝取量。爾後數十年間崛起的許多反酒駕運動者自己也是好酒之人, 這一點與他們三不五時就被描繪成新禁酒運動者並不相符。

          當然,有些吐氣酒測儀的死忠支持者是滴酒不沾,視伯肯施坦的創新為天賜良機。來自中西部的保險公司總裁蒲里邁(William N. Plymat)就是這樣的人。蒲里邁的青春期是在禁酒令鬆解年代的明尼蘇達州度過, 他曾經組織過「學生禁酒社」來反對飲酒。他因為創立這個社團而略有名氣,是1932年7月4日愛荷華州德梅因市禁酒大會上的重要演講人,這場大會日後被稱為「禁酒令的迴光返照」。蒲里邁從法學院畢業後,搬到愛荷華州住,投身於保險業。他在1947年創辦「好險相互保險公司」,只承保不喝酒的人,他相信這個政策會讓他能夠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費率,但仍賺取可觀利潤。

         蒲里邁總是把「點子用光是有罪的」掛在嘴邊。 而到了1950年代,這位非常成功的執行長心思都放在酒駕問題上,他認為這件事沒人在管,並在國會就此議題出席作證。他也開始參加以此為主題的全國研討會。

           有一場這類會議叫作「酒精與道路交通專題研討會」,主席是伯肯施坦,1958年12月在印第安那大學舉辦。在法律執行專題分組討論的問答時間,蒲里邁起身批評,多數司法管轄區採用惡名昭彰的0.05%到0.15% 血中酒精濃度緩衝區。由於0.15% 已經成了酒醉駕駛起訴的預設值, 顯著失能的駕駛慣例上都不會被起訴。蒲里邁接著問在場聽眾, 如果車速也有類似的緩衝區, 以每小時60到80英哩駕駛不算有罪,但「會成為某種列入考量的證據」,聽眾們會有何反應?「如果我找你談這項提議,」蒲里邁想像那個情景:「你會大笑著把我轟出此地。」【註31】

【註30】James Karns,語出Myren,Symposium,36-37; "55 Traffic Aides View Liquor Tests," New York Times, June 5, 1959, 25.
【註31】Myren,Symposium,43. 另見William N.Plymat,"For Members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Drunk Driving," unpublished manuscript, September 6, 1982, box1, folder: Presidential Commission, William N. Plymat Papers, State Historical Society of Iowa, Des Moines.

關心酒駕消息

追蹤酒駕新聞

捐款防制酒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