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News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通訊》第二十九期 2022.09


 

臺灣酒駕防制

社會關懷協會通訊

第二十九期

2022.09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自2013年12月07日成立至今邁入第9年。

本會結合社會力量,以NGO永續經營模式成立,致力於酒駕防制宣導、敦促酒駕修法、監督中央到縣市酒駕防制政策施行成效、酒駕型態之調查分析與研究、協助酒駕受害者與家屬之法律關懷事項等,積極降低酒駕危害,為國人交通安全與安定社會盡一份心力。

Alternate text

本會消息

 

感謝各大媒體協助報導-
販酒業者殺了少年?
開放網路販酒 恐成為殺人元凶?!
臺灣成癮學會、臺灣酒害防治協會、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 
聯合聲明新聞稿

 
感謝各大媒體支持酒駕防制議題,並協助報導,引起國民關注。
使全民一同參與我國酒駕防制之歷程,持續於防酒駕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專家開講                                         
販酒業者殺了少年?  開放網路販酒  恐成為殺人元凶?!
臺灣成癮學會、臺灣酒害防治協會、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 聯合聲明新聞稿

         立法委員於8月30日將召開「修正《菸酒管理法》第30條,開放網路販酒」公聽會,力促「開放網路販酒」修法,臺灣成癮學會、臺灣酒害防治協會與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在此嚴正聲明:「基於保護兒少身心健康與杜絕酒精危害,極力反對開放網路販酒」。

        兒少法規定「兒童及少年不得吸菸、飲酒、嚼檳榔。...任何人均不得販賣、交付或供應該物質、物品予兒童及少年...」,但今年3月新北市淡水地區發生16歲高中生,與同學在餐廳喝酒慶生後,帶著酒意跳進淡水河溺斃,該餐廳業者違法販售酒品給青少年,如今孩子死了,餐廳該負責?誰殺了少年?   

        我國青少年飲酒現象令人憂心,根據2019年國健署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報告指出, 青少年曾經喝酒比例超過七成,超過四成都是自行購買。消基會於2013年進行秘密客調查,八成商店違規賣酒給青少年,14縣市與4大超商全淪陷,實體通路與商店為青少年取得酒品主要管道。       

        本聲明強調,青少年飲酒會導致:妨礙腦部發育、記憶力專注力下降、生殖系統病變、影響睡眠、肥胖與酒精成癮等問題,青少年大腦尚未成熟,飲酒容易造成暴飲並導致傷亡。根據2012年WHO公布,全球約130萬名青少年死亡,飲酒為死亡主因之一;美國國家酒精濫用與酒癮研究院(NIAAA)資料顯示,14歲開始飲酒會比21歲以後開始飲酒,酒精成癮的風險為成人的七倍;此外,我國近五年因酒駕違規交通事故造成青少年死傷人數達1,211人,占比還逐年增加。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關係著國家與社會的繁榮與進步,酒精對青少年之危害,為國家安全問題。   

        主張開放網路販酒之立委與業者提出:「網路科技進步得以身分辨識、許多國家採取輔以管制機制方式開放網路販酒」等主張。在此本會嚴正聲明:1.金管會提出:信用卡或是電子支付,無法辨識購買者年齡。2.2012年美國進行未成年人網路購買酒品調查,45%未成年人成功購得。3.WHO針對減少酒害政策中提出:要監管和限制酒精的可得性,特别是向青少年銷售。4.開放網路販酒之國家,各自訂定該國酒精政策與相關法律,限制販售時間、場所、銷售方式等。如今,我國現有販酒通路與業者,許多未落實執行年齡識別驗證,一旦開放網路販酒,增加青少年取得酒品之高風險,無疑是開倒車,對青少年造成酒害與酒駕嚴重破口。

      某網路電商於今年1月,大肆於網路違法開賣酒品,主管機關累次開罰,該業者我行我素,公然挑戰公權力。網路販酒就是違法,業者藐視法律膽大妄為,如今,在業者極力遊說與立委力促修法下,只著眼商業利益,無視酒精對青少年之身心危害,正一步步侵蝕國家基石。本會在此表達反對網路開放販酒之立場,並呼籲國人,嚴正關切此議題。

                                     臺灣成癮學會理事長楊斯年
                                     臺灣酒害防治協會理事長陳益乾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理事長陳喬琪
                                     聯合聲明

酒杯裡的謀殺

Alternate text

科學與政府加入戰局

         另一項較不顯眼卻不受司法與公衛手段所限的因素,助長了對於酒駕的容忍,那就是郊區化與汽車文化的增長。 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經歷了人口大轉移。當士兵們從戰場返鄉,藉由軍人復員法案(GI Bill)進入大學、找工作和建立家庭,他們越來越多人選擇住在郊區,而非市區。這包括各項開發計劃案,像是紐約長島的雷維鎮(Levittown),或是從底特律、克里夫蘭和芝加哥這些城市向四面八方擴張的鄉村或城鎮。在提供火車或巴士服務的地區,有些通勤者搭乘火車或巴士上下班,但也有很多人寧願開車。

        戰後經濟的蓬勃發展,使得有能力購車的美國人以空前的速率增加,助長這種選擇開車的傾向。從1950到1970年,全國道路上的汽車數量增加將近250%,從四千萬出頭增加到只比九千萬略少一些。健全的經濟也鼓勵嬰兒潮世代的年輕家庭更常開車度假旅行。同樣是在1950年代,艾森豪政府大幅擴張始於一戰後、二戰前的高速公路建設計劃,促成全國州際公路系統大規模增長。企業家們嗅到新商機,沿著這些幹道開設了汽車旅館、速食餐廳和加油站。郊區家庭坐上他們的車就能光顧購物中心、免下車餐廳和汽車電影院,這些設施在1950和1960年代大受歡迎。

        汽車提供便利的方式,讓人們輕輕鬆鬆就能前往這麼多不同的地點,因而成為戰後時期的代表物。汽車代表著一條道路,走出以「舊日原鄉羈絆」為特色的前一世代。不再被迫一輩子耗在擁擠的城市街坊裡或農場上,有車的人就有個人的行動力,「擴大人生的機會與界限」【註17】。莫尼漢稱汽車為「潛能與力量的核心象徵,相當於早年的劍、馬或矛。」

         早在1934年,有個加州人寫道:「我說呢,今天的男男女女對駕車自由的熱愛,幾乎超過他們對現代生活中其他一切的熱愛。」戰後小說如凱魯亞克(Jack Kerouac)的《在路上》(On the Road)和鄂普代克(John Updike)的《兔子》系列小說,將此概念往前又推進了一步,把駕車能力與人生意義的追尋畫上了等號【註18】。駕車在二十世紀初被視為特權,此時正逐漸變得更像是一種權利。

         通用汽車、福特、克萊斯勒,以及其他規模較小的汽車製造商,利用這種種的文化轉型,設計更閃亮、更大且更快的車子,在報章雜誌放上誘人的廣告。歷史學者佛斯特(Mark S. Foster)在《輪上之國》(A Nation on Wheels)中寫道,汽車以炫目耀眼的色彩乍現,而「引擎變得更大、更快且更加強而有力」。「美國人想要好車、好看的車、快車、有力有型的車,我們所打造的就是這種車,」亨利.福特二世在他擔任福特汽車公司董事長期間如此表示。

          如果配備俗艷尾鰭的凱迪拉克是郊區有錢人的選擇,年輕人則把他們的車改裝成競速賽車,在得到許可的賽車道與未經許可的高速公路上競速。這個時期最著名的電影之一,1955年經典的《養子不教誰之過》(Rebel without a Cause),講的是一場不要命的競速賽車,賽車手開著車衝向懸崖,最後跳車的人贏。莫尼漢認為,汽車是「在一個吹捧冒險但管道不多的社會中,進行冒險的首選」【註19】

【註17】Mark S. Foster, A Nation on Wheels: The Automobile Culture in America since 1945 (Belmont, CA: Wadsworth, 2003), 67, 68.
【註18】出處同前,68;"Statement of Daniel Patrick Moynihan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Interstate and Foreign Commerce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May 4, 1966, box: Moynihan, folder: Moynihan, 1966, Haddon Papers; Horace Porter, "Open Letter to Governor Merriam," Los Angeles Times, June 13, 1934, A4.
【註19】Foster, A Nation on Wheels,72;福特之語出自Lawrence P.Lonero, "Finding the Next Cultural Safety Paradigm for Road Safety," AAA Foundation for Traffic safety, 2007, accessed March 9,2010,  www.aaafoundation.org/ pdf/   lonero.pdf; Moynihan,"Statement of Daniel Patrick Moynihan.”關於更多戰後汽車狂熱的討論,見David L.Lewis and Laurence Goldstein, eds., The Automobile and American Culture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0);James J.Flink,The Automobile Ag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0); Michael L.Berger,The Automobile in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2001).

關心酒駕消息

追蹤酒駕新聞

捐款防制酒駕